「海沒有記憶,但也可以說海有記憶,海上的浪和石頭,都必然存在著時間的刻痕。」
朗讀
40
不只是報導,也不只是文學
09/12 2018
不只是報導,也不只是文學

近年台灣媒體界掀起一股非虛構寫作風潮,環繞於人、環繞於事,將跨越在不同地點之間產生的一切連結起來,每一個細節都是真實。但非虛構寫作不是新概念,真要追朔歷史,遠古人類藉著結繩記事記錄生活,對比於口傳神話故事,也可以算是最早的非虛構寫作;在出版分類中,報導文學、民族誌,甚至科普書、經濟探討,也都在非虛構作品的範疇中。

 

游擊文化編輯黃恩霖近年主責《流亡日日》、《靜寂工人》、《食.農》等書,他認為過去台灣出版界雖未強調非虛構寫作,不代表這方面的作品付之闕如,「以吳音寧2007 年出版的《江湖在哪裡》來說,當時並未被標籤是非虛構寫作,但確實就是,社會性比一般報導文學作品更強。」而近年胡慕情的《黏土》、顧玉玲《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回家》除了具備文學性,更有分析社會的深度,已經可讓讀者清晰辨認,這些作品不再只是把報導與文學合一那麼單純。

 

再以《我的涼山兄弟》為例,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的作者劉紹華先出版的《柬埔寨旅人》,被定位為報導文學,《我的涼山兄弟》本是為了學術研究而多次到中國涼山地區進行的田野調查,內容涉及了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面向,這本書被認為是人類學民族誌,但其實兩書都是非虛構寫作。

 

故事,要曾經真實發生

 

有趣的是,對比於虛構,非虛構寫作不是小說,寫作者要做的卻不比小說家少,文字要富文學性、要組織材料、設定出場的人物與情節,寫作的過程還要帶著研究任務,無論是參與觀察、訪談,將訪談稿與田野筆記等素材編輯成結構緊密的故事。

 

如果非虛構寫作的主題是歷史,作者與筆下人事物不處於同一個時空,必須靠著史料、文學作品、新聞報導建構起一個最貼近真實的「歷史現場」,將讀者帶回中世紀的地中海世界、中國明清時朝,或是《終戰那一天》以真實人物、具體情節帶讀者回到日本天皇宣告無條件投降的時空環境。若非歷史類主題,執筆者常是記者、人類學家、社會學家。但無論哪一種,讀者都不在現場,即便曾親臨現場,讀者也能在字裡行間,發現現實印象與書中描摹的故事差異甚大,有機會看到不同面向,例如《流亡日日》中的印度藏人屯墾區,或是《靜寂工人》所描繪的基隆碼頭工人生活。

 

黃恩霖分析,過去文學分類上,認為散文必須有事實依據,小說則不需要,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雖是真人真事,卻又是小說形式,可見文學分類界線本已鬆動模糊。而非虛構作品對出版社與編輯最大的挑戰在於其本質講求真實所衍生出的倫理責任,例如《灣生回家》作者田中實加後又出版《我在南方的家》,後者被認為是小說,便無需面對《灣生回家》的造假爭議。就連他在編輯《流亡日日》、《靜寂工人》過程中,也明白出版社無法保證能打開學術研究的黑盒子,實實在在檢驗每字每句的真實性。

 

然而,目前專注於非虛構寫作的作者與出版社,最大的競爭者是新型態網路媒體,非虛構寫作要成書出版,從研究調查到組織成書過程漫長,相較之下,網路媒體不斷推出優秀又免費的調查文章。 出版與新聞網站兩種型態的非虛構寫作,並無優劣之分,而是提供了讀者更多元的閱讀經驗,非營利網路媒體報導者的「血汗漁場」系列,展現了人類學家在學術研究要求下無法達到的時效性,讓這個具急迫性的議題受到閱聽眾關注,報導形式也打破舊新聞框架,在堅守不捏造事實的

原則下,以較多的文學技法替代敘事,讓讀者在更有溫度的文字帶領下以更高的信任度碰觸社會議題。

 

真相,比寫出來的更複雜

 

端傳媒總編輯李志德分析,台灣讀者對於新聞報導以非虛構寫作的形式呈現感到創新,是因為自《人間》雜誌之後,報導文學在台灣主流媒體並未延續,或形成一套報導傳統,報導文學仍被歸類於文學。即便解嚴後,台灣媒體自由化,2000 年後網路媒體發展,依舊沒有媒體特別強調這種報導形式,相對的,新聞報導反而趨向輕短,媒體認為長篇新聞沒有市場、耗費資源、讀者也沒有耐性閱讀。

 

香港媒體的狀況與台灣差異不大,中國卻恰好相反,約莫在90 年代至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中國政府對言論管制相對寬鬆,被稱為報告文學的長篇報導成為主流,若監督性、新聞性、公共性更強,就稱為調查報導,逐步發展出堅實的非虛構寫作報導形式,《南方周末》、《新京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媒體,雖然近年中國限縮了言論尺度,但這樣的寫作風格並未失。

 

新聞中的非虛構寫作,肩負了不同於短訊、中篇新聞、長幅報導的任務,試圖在在形形色色的真實故事中,擺脫時間與與字數的限制,不以商業為目的挑起讀者義憤,而是提供真實的曲曲折折,讓讀者得以脫離非黑即白、非好即壞的新聞判斷,例如胡慕情撰寫的〈血是怎麼冷卻的:一個隨機殺人犯的世界〉,花了數月採訪2012年12月在台南發生的「湯姆熊隨機殺人案」嫌犯曾文欽的家人、爬梳判決書與精神病學文獻,報導超過一萬字,提供了讀者不同於當下新

聞報導的元素。

 

每一個非虛構寫作形式的新聞,都需要花幾個月的時間佈署、追蹤、採訪,操作時間長,對任何媒體來說都是經營上的挑戰,但李志德認為,非虛構寫作能夠補起一個正常新聞報導光譜中欠缺的面向,讓當事人有說話的空間,讓真實的細節得以重現,讓讀者被激發出憤怒、激動等情緒,為當下的人們留下可研究的社會發展軌跡,能做到這些,就是好的非虛構寫作作品了。

 

(原刊載於《Fountain新活水》第六期〈非虛構寫作〉專題,標題為編輯所加,文/諶淑婷)

指導
主辦
執行單位
合作單位
贊助單位